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民俗文化 >
连江百胜村渔民收蛏
2019-12-18民俗文化 1789人已围观
简介连江百胜村渔民收蛏福建福州地区连江百胜村“渔民”挖蛏。百胜村拥有“缢蛏之乡”的美誉,是福建著名的滩涂之一。闽东连江沿海一带,有闽江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因而靠海的晓澳、琯头等村镇,出产的蛏最为出名。与陆地上的农作物一样,蛏生长也得“看天吃饭”,在当地方言里叫“看天年”。首先是雨水,雨水少,海水太咸;雨水多,会影响蛏的进食与排泄,这样蛏苗就长不大。据说自宋代以来,连江百胜村的村民就开始在滩涂
连江百胜村渔民收蛏
福建福州地区连江百胜村渔民挖蛏。百胜村拥有缢蛏之乡的美誉,是福建著名的滩涂之一。闽东连江沿海一带,有闽江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因而靠海的晓澳、琯头等村镇,出产的蛏最为出名。与陆地上的农作物一样,蛏生长也得看天吃饭,在当地方言里叫看天年。首先是雨水,雨水少,海水太咸;雨水多,会影响蛏的进食与排泄,这样蛏苗就长不大。据说自宋代以来,连江百胜村的村民就开始在滩涂上海田种蛏。这里养殖的缢蛏,粒大、壳薄、肉厚,肉嫩味鲜,口感独特。老酒炖蛏,香气浓郁,深受不少老福州青睐。盛夏至秋,是收获缢蛏的时节,天然蛏最早要端午节后才会大量上市。
在福建莆田三江口镇哆头村挖蛏很是热闹,哆头村是个海湾,沿海净是滩涂地,由于泥土犹如黑色的巧克力般绵软,不含沙,且完全进行自然养殖,不施任何肥料,所以其盛产的哆头蛏享誉国内外。每年此时,都有众多挖蛏人在滩涂上劳作,蓝天碧海,金色滩涂,挑着竹篓,出海采蛏,多时可达数千之众,劳动场面壮观。
讨海的人,看着农历,配上他们祖辈相传的一套口诀,就能够准确地推测每日的潮汐。退潮时分,渔村的烈日逼人,许多村民一同赶往蛏田,走过了约一公里海泥筑成的堤坝,来到了蛏田前,眼前是一片忙碌的挖蛏图景:一块50米见方的蛏田里,蛏农们戴着手套和特制的腿套,分为很多组,每组3到4人,踩着过膝的泥土,在块状的蛏田里凭借经验平行推进,对蛏田展开地毯式的搜挖。记者也下田体验了一把,不到10分钟就捞到了七八斤蛏。
蛏农把挖出的蛏放进网兜,在海水里来回晃动,粗清洗一番,随后兴高采烈地挑着装满蛏的竹篓回家。
中午时分,潮水退去,海水一退,村里的老少就开始低头挖蛏,挖蛏人陆续聚集到岸边的码头。随着滩涂逐渐露出海面,老老少少成群结伙,顶着烈日踏入滩涂深处,开始了一个下午的劳作。淤泥里的美味在农历七月前后收成。这个时节过后,即使养在滩涂里,蛏也不会再长了。人们算准了退潮时间,三三两两地来到滩涂上,每个人都全副武装,雨靴、手套,有的人手里还缠着布料以防割伤。
挖蛏,比的是反应和体力。先刨开表层的淤泥,瞄准了就插进泥里夹上来,稍微慢一点,蛏就吱溜钻进更深处了,有时候得深入到70~80厘米的土层中,才能逮到它。挖蛏可是一件苦差事,连着三四个小时,且多在中午最热的时候。以前拿着小锄刀弯腰挖,一天能有50斤就算很好的了。杨行霖说,现在的人反而没那么讲究,多是蹲着,有的干脆坐下去,一天挖六七十斤都正常,多的有上百斤。如何挑蛏也是技巧,连江县百胜村的养殖户介绍说,首先,看蛏的外壳是否干净,泥沙少的好,其次,触摸一下,看它能不能自由伸缩,是否活动,死的最好不要吃。此外,闻一下,看蛏是否有海味,有的话说明蛏是新鲜的。
每到海蛏收获的季节,这几日,满村弥漫着哆头海蛏独有的香味儿,村里的老老少少个个喜上眉梢,将从海滩上采集回来的海蛏洗净,放水煮熟,手工去壳,平铺晒干一些淘气的孩童,时不时偷偷拿起几只海蛏塞进口中,美滋滋地大嚼起来。
跟随挑蛏人进村,发现此时蛏农们的家中也早已忙开了。据蛏农说,在家的人主要负责煮蛏、晒蛏。在蛏农的家中看到,他们用三脚架搭起一米多高的铁炉,对洗净的蛏进行水煮。煮熟后,将蛏放置在一旁稍作冷却,围坐在一起剥去蛏壳。在太阳下暴晒2~3天,便可成为蛏干了。蛏农说,但要注意的是,夜间要将晾晒的蛏放进冰箱保存,蒸煮蛏的水,也是宝呀!老蛏农笑着说,重复蒸煮蛏的汤,用柴火炖上十几个小时,能制成浓密黏稠的蛏露。不需要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就能保存很长时间。老人说,不单本地人爱用蛏露当佐料,不少旅居新加坡的莆田人也很爱喝,常托人回来买,每斤蛏露的价格高达人民币150元。但蛏农欢笑的背后,也有淡淡的隐忧。据说,如今村里的青年少壮很多都外出打工了,剩下一些中老年人在家打点,海蛏能否传承,得看有没有年轻人愿意讨海吃苦。 【本文图片由著名摄影师黄恒日提供】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峨眉派
峨眉派峨眉派与少林、武当共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也是一个范围很广泛的门派,尤其在西南一带很有势力,可说是独占鳖头。峨眉派之得名,是以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而起的,它与洪门天地会之“峨眉山”不同,洪门的“峨眉山”是山堂而出于虚构,峨眉派的“峨眉”是地名,是实指。从明代开始有峨眉派的记载,明代中叶人唐顺之(1507—1560即正德二年到嘉靖三十九年在世)的《荆川先生文集》里,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 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进裂惊沙走。 来去星女掷灵梭,夭矫矢魔翻翠袖。 自身直指日车停,缩首斜钻针眼透 -
青城武术功法
青城武术功法青城功法虽采南派阴阳双修法,但仅限于上乘双修法,即男不宽衣,女不解带,“千里神交,万里心通”。相传青城丈人说:“采补之道,非房中采阴补阳之事。而系采天地之气以补我之气,采天地之精以补我之精,采天地之神以补我之神。因天地之化,以造我之化;因天地之命,以续我之命;天地之气不息,则我之气不息矣;天地之化不止,则我之化不止矣;天地之命不坏,则我命亦不不坏矣。因天地之生生不已以成我之生生不已;则天地之命常新,而我之亦常新矣。”(引自萧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这种双修法实际上是心交形不交,情交貌 -
《诗经》周颂·臣工之什
《诗经》周颂·臣工之什【276.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 -
大枪刘德宽【八卦掌名家】
大枪刘德宽刘德宽的名字,清末民初在河北、北京一带叫得最响,人称“大枪刘”。刘德宽,字镜远,河北沧州人。大约出生在19世纪20年代至民国初叶。他自幼习武,练过“八极门”拳械,后拜沧州老武师人称“田九把式”的田春奎为师学习“六合门”拳术,尤精“六合大枪”,并擅长“马牙剑”、“飞镖”、“弹弓”、“袖箭”等技术。到北京后,曾向徐六学习散手。徐六乃刘仕俊的弟子,见刘德宽功夫深厚,遂将其引荐给刘仕俊,刘德宽得列刘仕俊门墙执弟子礼,他深得刘仕俊老师真传,并学习岳氏散手等功,此前刘德宽已拜董海川为师习“八卦掌”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