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民俗文化 >
明朝皇帝
2021-10-23民俗文化 3005人已围观
简介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1368年朱元璋赶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
庙号 | 谥号 | 名 | 在世时间 | 年号 | 在位时间 |
---|---|---|---|---|---|
德祖 (洪武帝朱元璋追尊) | 玄皇帝 (洪武帝朱元璋追谥) | 朱百六 | - | - | - |
懿祖 (洪武帝朱元璋追尊) | 恒皇帝 (洪武帝朱元璋追谥) | 朱四九 | - | - | - |
熙祖 (洪武帝朱元璋追尊) | 裕皇帝 (洪武帝朱元璋追谥) | 朱初一 | - | - | - |
仁祖 (洪武帝朱元璋追尊) | 淳皇帝 (洪武帝朱元璋追谥) | 朱世珍 | 1283年-1344年 | - | - |
太祖 | 高皇帝 (建文帝朱允炆谥) | 朱元璋 | 1328年-1398年 | 洪武 | 1368年-1398年 |
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 (永乐帝朱棣累谥) | |||||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嘉靖帝朱厚熜累谥) | |||||
- | 懿文太子 (洪武帝朱元璋谥) | 朱标 | 1355年-1392年 | - | - |
兴宗 (建文帝朱允炆追尊) | 孝康皇帝 (建文帝朱允炆追谥) | ||||
- | 懿文太子 (永乐帝朱棣复谥) | ||||
兴宗 (弘光帝朱由崧追复庙号) | 和天敬道宪懿勤敏淳文度武明仁慈孝康皇帝 (弘光帝朱由崧>追谥) | ||||
惠宗 (弘光帝朱由崧追尊) | 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 (弘光帝朱由崧追谥) | 朱允炆 | 1377年-1402年 | 建文 | 1398年-1402年 |
- | 恭闵惠皇帝 (乾隆帝陈弘历追谥) | ||||
太宗 | 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 朱棣 | 1360年-1424年 | 永乐 | 1402年-1424年 |
成祖 (嘉靖帝朱厚熜改上庙号) |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嘉靖帝朱厚熜改谥) | ||||
仁宗 | 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 朱高炽 | 1378年-1425年 | 洪熙 | 1424年-1425年 |
宣宗 |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 朱瞻基 | 1398年-1435年 | 宣德 | 1425年-1435年 |
英宗 |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 朱祁镇 | 1427年-1464年 | 正统 | 1435年-1449年 |
- | 郕戾王 (天顺帝朱祁镇谥) | 朱祁钰 | 1428年-1457年 | 景泰 | 1449年-1457年 |
- | 恭仁康定景皇帝 (成化帝朱见深追谥) | ||||
代宗 (弘光帝朱由崧追尊) |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弘光帝朱由崧追谥) | ||||
- | 恭仁康定景皇帝 (清朝复称谥号) | ||||
英宗 |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 朱祁镇 (复辟) | 1427年-1464年 | 天顺 | 1457年-1464年 |
宪宗 | 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 朱见深 | 1447年-1487年 | 成化 | 1464年-1487年 |
孝宗 | 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 朱祐樘 | 1470年-1505年 | 弘治 | 1487年-1505年 |
武宗 | 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 朱厚照 | 1491年-1521年 | 正德 | 1505年-1521年 |
- | 兴献王 (正德帝朱厚照谥) | 朱祐杬 | 1476年-1519年 | - | - |
- | 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 (嘉靖帝朱厚熜追谥) | ||||
睿宗 (嘉靖帝朱厚熜追尊) | 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 (嘉靖帝朱厚熜累谥) | ||||
世宗 |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 朱厚熜 | 1507年-1566年 | 嘉靖 | 1521年-1566年 |
穆宗 | 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 朱载垕 | 1537年-1572年 | 隆庆 | 1566年-1572年 |
神宗 |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 朱翊钧 | 1563年-1620年 | 万历 | 1572年-1620年 |
光宗 | 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 朱常洛 | 1582年-1620年 | 泰昌 | 1620年 |
熹宗 | 达天闻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哲皇帝 | 朱由校 | 1605年-1627年 | 天启 | 1620年-1627年 |
达天禅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崇祯帝朱由检改谥) | |||||
思宗 (弘光帝朱由崧尊上庙号) |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弘光帝谥) | 朱由检 | 1609年-1644年 | 崇祯 | 1627年-1644年 |
毅宗 (弘光帝朱由崧改上庙号) | |||||
威宗 (隆武帝朱聿键改上庙号) | |||||
怀宗 (崇祯十七年清朝谥) | 端皇帝 (崇祯十七年清朝谥) | ||||
- (顺治十六年清朝去庙号) | 庄烈愍皇帝 (顺治十六年清朝改谥) | ||||
- | 献愍太子 (弘光帝朱由崧追谥) | 朱慈烺 | 1629年-1644年 | 义兴 | 1644年 |
- | 悼皇帝 (监国鲁王朱以海追谥) |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峨眉派
峨眉派峨眉派与少林、武当共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也是一个范围很广泛的门派,尤其在西南一带很有势力,可说是独占鳖头。峨眉派之得名,是以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而起的,它与洪门天地会之“峨眉山”不同,洪门的“峨眉山”是山堂而出于虚构,峨眉派的“峨眉”是地名,是实指。从明代开始有峨眉派的记载,明代中叶人唐顺之(1507—1560即正德二年到嘉靖三十九年在世)的《荆川先生文集》里,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 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进裂惊沙走。 来去星女掷灵梭,夭矫矢魔翻翠袖。 自身直指日车停,缩首斜钻针眼透 -
黄河水力资源与应用
黄河水力资源与应用1954年编制《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时,根据干流落差4368米,计算得黄河干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610万千瓦。龙羊峡以下至人海口,共布置了46座梯级,利用落 -
柴胡[草本植物中药名]
柴胡[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中药学--解表药之发散风热,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柴胡或狭叶柴胡等的根或全草。 处方用名:春柴胡 软柴胡 南柴胡 细柴胡 硬柴胡 北柴胡 秋柴胡。 性味与归经: 味辛、苦、平、微寒。入心包络、肝胆经、三焦经。 功 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临床应用: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 禁 忌:柴胡其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
名医华佗
名医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州市),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据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所著医书已佚。今亳州市有“华佗庵”等遗迹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