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地理文化 >
徽州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2019-11-20地理文化 1742人已围观
简介徽州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徽州古城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内有许国石坊、许国相府、南谯楼、阳和门、徽州府衙、徽园以及斗山街等府城街巷,还有江南都江堰渔梁古坝,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渔梁街等,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汉族文化特色。歙(Shè)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歙县位于黄山市东部,在杭州、千岛湖
徽州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徽州古城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内有许国石坊、许国相府、南谯楼、阳和门、徽州府衙、徽园以及斗山街等府城街巷,还有江南都江堰渔梁古坝,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渔梁街等,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汉族文化特色。歙(Shè)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歙县位于黄山市东部,在杭州、千岛湖、黄山、九华山旅游线的中心点,徽杭、屯芜公路在此交会,皖赣铁路穿越而过,山明水秀、风光旖丽。园林、长亭、古桥、石坊、古塔、古民居到处可见。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为浙江省最早雏形唐末两浙道的组成部分,也是江南省分割后安徽之“徽”的命名来源。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今歙县,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明清时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1987年,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今黄山市下属的徽州区长期来一直为歙县地治,于1988年1月划歙县7个乡镇成立。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七夕节日习俗
七夕节日习俗七夕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七 -
湖南黑茶历史
湖南黑茶历史黑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据《封氏闻见录》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黑茶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十六世纪初,理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陈讲疏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可见,当时禁止越四川境内私贩湖茶。因此 -
福建地术犬法
福建地术犬法 地术犬法,简称“地法”或“地术”,俗称“狗拳”,是福建地方拳种,其源流有三种说法,其中的一种说法是:相传明末清初,演练地术拳法的少林弟子因参加戚家军的抗倭斗 -
决明子[草本植物中药名]
决明子[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中医学-中药学-清热药-第二节 清肝明目药, 决明子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处方用名:决明子。 性味与归经:甘、苦、咸,微寒。入肝、胆经。 功效: 清肝明目。临床应用:用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青盲内障等症﹣﹣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等症,系肝火上扰,或风热上壅头目所致。决明子既能清泄肝胆郁火,又能疏散风热,为治目赤肿痛的要药。风热者,常与蝉衣、菊花等同用;肝火者,常配龙胆草、黄芩、夏枯草等同用。俞景耀/提供文章。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