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茶道文化 >
红茶加工工艺
2019-11-20茶道文化 1192人已围观
简介红茶加工工艺萎凋萎凋分为室内加温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萎凋程度,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即可。 揉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使用双脚揉茶。50年代采用铁木结构双桷水力揉捻茶机。至60年代,揉捻这一工序又加以改进,采用了铁制55型电动揉捻机,提高制茶效率。揉捻时要使茶汁外流,叶卷成条即可。 发酵发酵,俗称“发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指将揉捻好的茶胚装在篮子里,稍加压紧后,盖上温水浸过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
红茶加工工艺
萎凋
萎凋分为室内加温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萎凋程度,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即可。
揉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使用双脚揉茶。50年代采用铁木结构双桷水力揉捻茶机。至60年代,揉捻这一工序又加以改进,采用了铁制55型电动揉捻机,提高制茶效率。揉捻时要使茶汁外流,叶卷成条即可。
发酵
发酵,俗称“发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指将揉捻好的茶胚装在篮子里,稍加压紧后,盖上温水浸过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一般在5~6小时后,叶脉呈红褐色,即可上焙烘干。发酵的目的,在于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促进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使绿色的茶坯产生红变。
发酵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征的关键性工序。一般是将揉捻叶放在发酵框或发酵车里,进入发酵室发酵。发酵要掌握满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应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量。
烘焙
把发酵适度的茶叶均匀搜集放在水筛上,每筛大约摊放2~2.5公斤左右,然后把水筛放置吊架上,下用纯松柴(湿的较好)燃烧,故小种红茶具有独特的纯松烟香味。刚上焙时,要求火温高些,一般在80度左右,温高主要是停止酵素作用,防止酵素活动而造成发酵过度,叶底暗而不开展。烘焙一般采用一次干燥法,不宜翻动以免影响到干度不均匀,造成外干内湿,一般在6小时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一般是焙到触手有刺感,研之成粉,干度达到,而后摊凉。
复焙
茶叶是一种易吸收水分的物质,在出售前必须进行复火,才能留其内质,含水量不超过8%。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石膏[硫酸钙石中药名]
石膏[硫酸钙石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系单斜晶系的硫酸钙石。 【处方用名】生石膏 熟石膏 烟石膏。【性味与归经】辛、甘,大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收敛生肌。 【临床应用】1.用于温热病、肺胃大热、高热不退、口渴、烦躁、脉洪大等症﹣﹣石膏药性大寒,善清气分实热,故适用于肺胃实热的症候,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里热的作用。俞景耀针灸医师/提供文献。 -
蝉 蜕 [蝉科动物壳中药名]
蝉 蜕 [蝉科动物壳中药名] 蝉蜕-华夏宝典--之传统中医药文化之中药名,是一味辛凉解表药。 药用:蝉科昆虫黑蚱等的若虫羽化后所脱落的壳。 处方用名: 蝉蜕 蝉退 蝉衣 净蝉衣。 性味与归经: 甘,寒。入肺、肝经。 功效:散风热,利咽喉,退目翳,定惊痛。 作用功能:蝉蜕具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的作用。 -
形意拳门派传承
形意拳门派传承第一代姬际可: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字龙峰(一说隆丰,隆凤)。山西蒲州人。传人有曹继武,马学礼。第二代曹继武:清康熙四年(1655年)-?。名曰玮,字继武。安徽贵池人。十余岁随姬际可学艺。后中武举状元,官至陕西靖远总镇都督。传人有戴龙邦。马学礼:回族,河南洛阳人。曾伪装成哑巴混入姬际可家偷学武艺,被姬发现后,嘉其志,授之以拳。马亦以曹继武为师。学成后回乡,在回民中创河南心意拳一脉。传人有张志诚,马兴,马三元等。第三代戴龙邦:清康熙五十二年(171 -
西河柳 [灌木植物中药名]
西河柳 [灌木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中药学之灌木植物--发散风热药,桂柳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植物怪柳的嫩枝及叶片。 处方用名: 西河柳。 别名:山川柳、三春柳、西湖柳、赤柽柳、观音柳、红筋条。 性味与归经: 甘,平。入心、肺、胃经。 功效:发表散风,解毒,发表透疹。用于麻疹不透,风湿痹痛。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