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茶道文化 >
湖南黑茶历史
2019-11-20茶道文化 1254人已围观
简介湖南黑茶历史黑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据《封氏闻见录》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黑茶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十六世纪初,理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陈讲疏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可见,当时禁止越四川境内私贩湖茶。因此
湖南黑茶历史
黑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据《封氏闻见录》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黑茶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十六世纪初,理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陈讲疏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可见,当时禁止越四川境内私贩湖茶。因此16世纪末期,湖南黑茶兴起。
湖南黑茶生产始于湖南益阳安化县。据唐·杨烨《膳夫经手录》记载,唐朝时,安化所产渠江薄片,已远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说“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这证明在唐代湖南安化已有“渠江薄片”生产,在当地有些名气,而这种茶色泽为黑褐色,即典型的上等黑茶色泽,说明当时就有黑茶生产。2009年,安化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黑茶生产地。
湖南黑茶原产于安化,最早产于资江边上的苞芷园,后转至资江沿岸的雅雀坪、黄沙坪、酉州、江南、小淹等地,以江南为集中地,品质则以高家溪和马家溪为最著名。过去湖南黑茶集中在安化生产,产区已扩大到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益阳和临湘等地。据说,明嘉靖年间,资江下游出现了商埠重镇东坪和黄沙坪,它们与乔口和黄沙坪对岸的酉州一起,以茶叶为发端,成为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在南方的重要起点。清代集黑茶生产工艺之大成而问世的“千两茶”,被近代人誉为“世界茶王”。现今故宫仅存的一支“千两茶”已成为无价之宝。清末,安化茶叶名驰天下,茶叶产业盛况空前。尚有百年历史的茶行、茶亭、茶书、茶钟、茶马古道驿站、茶具、茶歌、茶谣、茶俗存在于民间。益阳茶厂生产的湘益高级茯砖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调理肠胃、消炎、防辐射等独特功效,在边疆地区流传着“喝酒要喝伊利特,喝茶要喝益阳茶”之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茶叶保健功能的逐步认识,黑茶必将成为人们首选的健康饮品。“喝安化千两茶,添人间百岁寿”、“多喝茯砖茶、健康千万家”。
按史书记载,安化黑茶历史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唐代的“渠江薄片”。但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又改写了历史。
1972—1974年,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有“一笥’竹简,经考证即茶一箱,箱内黑色颗粒状实物用显微镜切片被确认为是茶。自此以后,这箱茶叶从何而来?益阳市茶叶局局长、高级农艺师易梁生经过多年考察、研究、分析,认为是安化黑茶,原因如下:
一、从地域位置来看,汉唐时期,安化属益阳县,隶属长沙郡管辖。而安化茶叶历来就有“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的优良品质,是封建社会上层人士的首选嘉茗。
二、从保存品质上看,绿茶等其他茶类根本不具备如此长的存放期,而安化黑茶因工艺独特可长期存放。
三、从运输便利上看,安化经陆路肩挑马驮,水路木竹筏和船运到长沙十分方便。
四、汉末三国时期,吴、蜀屯兵益阳,关羽曾用一包包以竹篾包裹的茶叶为将士解除病疾。竹篾是安化黑茶特有的包装形式,也正与马王堆出土的黑茶包装契合。
五、早期安化黑茶要经松枝、松木烘烤干燥制作工序,具有气味芳香、杀菌防腐的功效,陪葬功能显著。并且马王堆出土茶叶已凝成规则不一的黑色小颗粒,与我们现存的陈年散装安化黑茶如出一辙。
那么,如果马王堆汉墓里的茶叶来自安化,安化黑茶的历史则至少可再前推900年,达到2300年。安化黑茶,千年黑茶,源起安化。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崔士奎—又见国乐之人物
又见国乐之人物:崔士奎从北唢呐到南洞箫,一门古老的乐器一种古老的音乐形式背后,有着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根脉。从山东到福建,他有独特的文化内含,崔士奎鲁派唢呐非物质文化遗 -
天胡荽[草本植物中药名]
天胡荽[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之中药学一一伞形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天胡荽的全草。【处方用名】天胡荽,【别名】遍地锦、圆叶止血草、破铜钱、医草、满天星、盘上芫茜、鸡肠菜、破钱草、鼠迹草。功能:清热解毒药。【性味】辛、平、寒、苦。归脾、胆、肾经。【功效】 祛风清热,化痰止咳。【临床应用】1.用于风火赤眼,咽喉肿痛,以及蛇缠疮等症﹣﹣本品有祛风清热作用。对于风火赤眼,可配桑叶、菊花、点地梅等药同用;对于喉肿痛,可配土牛膝、白毛夏枯草等同用;治疗蛇缠疮(带状疱疹),可用新全草捣烂,用酒精浸半天后使用。 -
宝宝生病小偏方
宝宝生病小偏方:【宝宝出生第一年妈妈最应关心的问题】第1个月:黄疸。第2个月:哭。第3个月:抬头。第4个月:添辅食。第5个月:长乳牙。第6个月:背奶。第7个月:坐。第8个月:爬。第9个月:睡整夜觉。第10个月:叫妈妈。第11个月:站、走。第12个月:断奶。 育儿须知:一、夜晚开灯睡觉降低孩子免疫力。二、10月内的孩子禁止摇晃,伤害大脑,最重可致颅内出血和轻微脑震荡。三、太阳直晒脚心、妈妈的微笑提高孩子免疫力。四、孩子六岁前用很热的水烫脚,会造成偏平足。五、孩子如果内八字,反 -
《诗经》国风·鄘风
《诗经》国风·鄘风【45.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