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茶道文化 >
武夷山岩茶的冲泡技法
2021-10-23茶道文化 1623人已围观
简介武夷山岩茶的冲泡技法岩茶指的是武夷山区域特有的茶叶品种中中含有岩韵。岩茶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茶区,这边所产的茶基本上都具有岩韵,都可以称为岩茶。岩茶是属于半发酵性质
武夷山岩茶的冲泡技法
岩茶指的是武夷山区域特有的茶叶品种中中含有岩韵。岩茶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茶区,这边所产的茶基本上都具有岩韵,都可以称为岩茶。岩茶是属于半发酵性质的乌龙茶类,其中我们所熟知的大红袍就是岩茶之中的佼佼者。
武夷山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武夷岩茶的岩韵,使其具有清香甘甜等特性,茶叶中茶香与花香共存。冲泡出来的茶汤色泽艳丽,味道滋润爽口,甘香清甜。武夷山岩茶的泡法一般只要备具、备茶、备水,经沸水冲泡即可饮用,但要把武夷岩茶本身固有的色、香、味完美的发挥出来,冲泡得好,也不是易事,要根据武夷岩茶的特性,用不同的冲泡技艺和方法才能达到。
武夷山岩茶的泡法及步骤
1、备具:首先准备好需要冲泡岩茶的茶具,选用的茶具最好是专门用来冲泡乌龙茶的。茶壶选用的是120毫升左右的紫砂壶。
2、投茶:往茶壶中投入三分之一左右容积的茶叶。
3、冲水:这边我们最好能够选用山泉水、井水等天然水为宜,这样才能使冲泡出来的茶汤更加的完美。倒入的水要刚烧开的开水,这样使茶叶中的成分更好的溶解。
4、浸泡:前三次冲泡时,时间一般控制在十到二十秒之间,随着次数的增加,泡的时间也随之增加,一般是增加十秒。因为泡的越多次,茶叶中的溶解物就越少,泡的也就越长了。一般茶叶可以冲泡十次左右。
5、品饮:茶汤冲泡好后就可以倒入杯中进行品饮了。茶香香飘自然,茶香花香混合,让人怡然自得,品一口滋味香醇,细细品饮,慢慢回味,不失为一种自然的享受,一种陶醉的乐事。
岩茶冲泡注意事项
注意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注意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注意冲泡时间
茶叶冲泡时间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
注意冲泡次数
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样的,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维生素C;其次是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茶冲泡第一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冲泡第二次时,能浸出30% 左右;冲泡第三次时,能浸出约10%;冲泡第四次时,只能浸出2~3%,几乎是白开水了。
具体步骤方法:
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温杯: 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分茶: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品茶: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俞娟推动不传之秘入选非遗
俞娟:推动“不传之秘”入选鼓楼非遗,自幼时便秉承自然门习武,数十年勤学苦练,已是知命之年的俞娟(俞景耀)做了一件大胆的事,将武林泰斗万籁声的“不传之秘”公之于众,推动岳武穆八段锦、罗汉门武术入选鼓楼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强身健体之法与中医运动康复相结合进行公益推广,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
自然门万籁声
自然门万籁声万籁声1903年出生于湖北武昌下游郭仙镇人(今鄂州),原名万常青,号自然山人,道号玄威,自幼酷爱武术。少年时代即住北京,十七岁考入国立大学森林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
西斯特玛[俄罗斯特工搏击术]
西斯特玛[俄罗斯特工搏击术]西斯特玛Systema俄文(Система)俄罗斯武术,西斯特玛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格斗体系,包含着徒手格斗及器械格斗两部分。乃前苏联定义为国家机密的一项武术, -
柴胡[草本植物中药名]
柴胡[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中药学--解表药之发散风热,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柴胡或狭叶柴胡等的根或全草。 处方用名:春柴胡 软柴胡 南柴胡 细柴胡 硬柴胡 北柴胡 秋柴胡。 性味与归经: 味辛、苦、平、微寒。入心包络、肝胆经、三焦经。 功 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临床应用: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 禁 忌:柴胡其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