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民俗文化 >
唐诗的分期与诗人雅称
2021-10-23民俗文化 3429人已围观
简介唐诗的分期与诗人雅称初唐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诗人,他是第一个举起诗歌革命大旗的作家。在文风上
唐诗的分期与诗人雅称
初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诗人,他是第一个举起诗歌革命大旗的作家。在文风上,初唐时期的诗人作品中气象万千,雄浑博大,已经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狭小的宫体诗中逐渐走了出来,开辟了新的世界。
盛唐时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杜甫的《三吏》、《三别》等;另有王维、孟浩然代表田园诗派和高适、岑参代表边塞诗派。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被称为吴中四士。
中唐时期
在中唐时期,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处于低潮,后期则重现繁荣景象。前期代表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山水诗,王孟余绪)、卢纶、李益(边塞诗,高适、岑参余绪)后期则出现;新乐府诗派、韩孟诗派;。白居易、元稹领导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刘禹锡,李贺之诗也颇有成就。
晚唐时期
晚唐时期为夕阳返照时期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其中,李商隐和杜牧被人们称为;小李杜;。
诗人的称号
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因其诗豪放旷达,人称诗狂。
诗家天子 (另一种说法--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诗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诗囚--孟郊: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元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诗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诗佛--王维:王维不少诗歌中有浓厚佛教禅宗意味,以禅入诗。
诗魔--白居易:其作诗非常刻苦,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人称诗魔。
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自称五言长城。
诗鬼--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诗雄-岑参
七律圣手--李商隐
其中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太极鼻祖张三丰身世之谜
太极鼻祖张三丰身世之谜 太极宗师张三丰是中国历史上颇具神秘色彩的一个人物,他是道教中兴的领袖人物、武当山开山祖师。张三丰,这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由于他创立了风靡世界的太极拳,因此被后人奉为太极宗师、武林泰斗。自古以来,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在人们心中他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仙。那么他究竟是哪里人呢?关于这个问题数百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粗略统计,张三丰的出生地竟然有三十多种说法。而这些说法中,没有一个是被广泛认可的。因此,张三丰成名前的籍贯、身 -
湿疹艾灸疗法
湿疹艾灸疗法湿疹是一种皮肤病。得了湿疹比较麻烦,发作起来往往奇痒无比,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心情。湿疹怎么治呢?中医认为,可采用艾灸疗法治疗湿疹。当手部患有湿疹,情况比较严重。当湿疹发作起来非常痒,如果忍无可忍,将挠得满手到处是伤口,难看极了。可用艾灸熏患处。熏灸半个月后,手部湿疹可得到很大的缓解。如果是脚部,则可以先在湿疹部位用梅花针点刺、拔罐。要多拔几次,直到不出血为止,然后再熏灸,时间不要少于30分钟。病因病理皮炎湿疹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简单的分为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和其他因素:内因:患者的过敏 -
百家姓原文
百家姓原文 第一排 第二排 第三排 第四排 第五排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nbs -
十二时辰与脏腑
十二时辰与脏腑: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