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民俗文化 >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
2019-11-20民俗文化 2958人已围观
简介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团圆节,因节日之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远在他乡的游子,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团圆节,因节日之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远在他乡的游子,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成为习俗。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淡竹叶[草本植物中药名]
淡竹叶[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带茎的叶。 【处方用名】 淡竹叶。 【性味与归经】 甘,寒。入心、小肠经。 【功效】 清热除烦,利尿。 主治: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十主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肺热咳嗽,胃热呕哕,小便赤涩淋浊。俞景耀/提供文章。 -
武当派武术
武当派武术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武术的一部分属于武术内家拳。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防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后经历代武术家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形成中华武术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称。武当拳,亦名内家拳,这种拳法以养身炼功、防身保健为宗旨。具有尚意不尚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延年益寿,祛病御疾,增长智慧等多种特点和功能。武 -
赵堡太极拳层次
赵堡太极拳层次武当赵堡太极拳第九代正宗传人杜元化在他的太极经典论著《太极拳正宗》一书中精辟地总结出修炼太极拳的七条规则:1、空圈。一势一势都练成空圆圈,即是无极,即是联。故每势以转圆为主,不须断续,不须堆洼。如此做去,方为合格。2、三直。头直、身直、小腿直,三者何以能直?细分之是不前俯,不后仰,不左歪,不右倒,不扭膀,不掉胯,自然上下成真。3、四顺。顺腿、顺脚、顺手、顺身,四者何以能顺?细分之是手向左去身随之去,腿向左去,脚亦顺之去。惟顺脚时,先将脚尖撩起,随势而动,切记不可抬高称动身之重点。4 -
福州捞化
福州捞化【福州著名小吃】捞化是福建福州著名的汉族小吃,是“捞兴化粉”的简称,享誉中外。福州本地的小吃很多,细数不下数几十种。捞化”其实应该叫捞米粉,那米粉是原产莆田的“兴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