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民俗文化 >
海上泼水节【石狮蚶江海上泼水节】
2019-11-20民俗文化 1362人已围观
简介海上泼水节【石狮蚶江海上泼水节】海上泼水节是福建闽南地区的传统习俗文化,也是台湾的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每逢端午节,石狮市虹江镇海上泼水节最为热闹。这一天各乡各里的人群争相涌向蚶江古渡,参加海上泼水节活动,人们乘上小船,驶向海面,拿着戽斗水桶,盛起海水泼向对方船上的人,互相嬉戏,一时间水花四溅,分不清哪是人,哪是船,笑声、水声、喊声交织成一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俗称“五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福建闽南地区石狮市蚶江传承了300多年的竞渡泼水闹端午,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闽台对渡文化习俗。海
海上泼水节【石狮蚶江海上泼水节】
海上泼水节是福建闽南地区的传统习俗文化,也是台湾的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每逢端午节,石狮市虹江镇海上泼水节最为热闹。这一天各乡各里的人群争相涌向蚶江古渡,参加海上泼水节活动,人们乘上小船,驶向海面,拿着戽斗水桶,盛起海水泼向对方船上的人,互相嬉戏,一时间水花四溅,分不清哪是人,哪是船,笑声 、水声、喊声交织成一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俗称“五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福建闽南地区石狮市蚶江传承了300多年的竞渡泼水闹端午,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闽台对渡文化习俗。
海上泼水节传统民间文化习俗,最在于明朝开始,盛行于清朝。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清政府在石狮蚶江设立了蚶江海防官署,统辖当时泉州一府五县的对台贸易,成为大陆对台通商的中心港口。蚶江开始了与台湾鹿港的商贸对渡。二百多年前,蚶江已有从事两岸贸易的行郊商号百余家,对渡船只三百余艘,两岸的海上贸易繁荣兴盛。端午节当天,除了海上泼水活动外,配套活动将有70人左右的狮阵表演,表演形式采取定点表演与行进间表演相结合。定点表演地点位于沿海大通道南侧篮球场,行进间表演地点位于沿海大通道“五王爷庙”路段。而火鼎公火鼎婆、拍胸舞、公背婆、矮仔摔跤、彩球舞、大鼓凉伞舞等民俗表演活动也将在“五王爷庙”戏台北侧空地定点轮流表演。传统的“攻炮城”项目将在“五王爷庙”西侧平地举行,主办者搭设两座炮城,参与者点燃手中的鞭炮扔向炮城,若引燃炮城则为成功,可获得一定奖励。作为石狮文化瑰宝之一的端午文化习俗,不仅传承了中原文化的古老元素,又融进了海洋文化特色,在海峡两岸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深。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201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贸易往来的密切,当时闽台两地的民间文化交往也十分活跃。尤其是每逢端午节,蚶江与台湾鹿港两地民众身着节日盛装,在海上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祈求风调雨顺。时值春夏之交,天气炎热,便驾船竞渡,追逐泼水,驱热消暑,祈求吉祥,寓为人与船的大洗礼。后逐步演变为通过泼水活动,倾吐思念、交融情谊。海峡两岸民间还流传着一首“对渡泼水”民谣——《欢喜船入港》:“欢喜船入港,我君走船人,蚶江与鹿港,对渡来通航。海峡起风浪,隔岸等亲人,相思两地牵,盼君守空房。欢喜船入港,两岸心相同,盼君早归航,泼水喜团圆。”据记载,“海上泼水节”最早见于明代,盛行于清朝,南迁开发八闽的中原汉人将纪念屈原的端午民俗与闽越族的“龙子节”相融合,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节日,是泉州石狮蚶江和台湾鹿港对渡的文化产物,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海上泼水节”。每逢端午节,两岸对渡的船只都要在蚶江海边追逐泼水,以这种欢快的方式互祝吉祥,交融情谊,并祈求平安兴旺。“海上泼水”的习俗由此产生并代代相传,成了全球仅有的民俗文化。
石狮市蚶江海上泼水节自2007年起已连续举办五届。该节庆不仅传承了中原文化的古老元素,又融进了海洋文化特色,在海峡两岸产生了深远影响,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深远。2008年起,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已将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纳入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2009年起,文化部也把闽台对渡文化节作为文化部重点支持项目,中央文明办列入“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2011年,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被列为第三届海峡论坛,闽南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并在中国品牌节庆颁奖盛典上,评为“中国最具地方特色民俗节庆”。2012年,又被列为第四届海峡论坛,闽南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图片由国家高级摄影师黄恒日提供】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闽江【福建的母亲河】
闽江【福建的母亲河】闽江是中国地理福建省最大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镇。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出琅岐岛注入东海。以沙溪为正源,全长577公里(中国国家地理的说法是541公里),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闽江流域形状呈扇形,支流与干流多直交成方格状水系。水量丰富。年径流量621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632万瓩。南平以下是重要的水运通道,马尾是福州的内河港。闽江 -
青城派武术
青城派武术青城派是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青城派发源于中国道教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相传起始于青城丈人,又有李八百等人习传之。青城丹法的“无为”修持集中体现在历代的口诀上,即“守无致虚”。其中分三个层次:初步入手功夫为“守中致和”;第二步为“了一化万”,第三步为“万化归一,一归虚无”。然而其“诀中诀”久已不传,故修持者通常难以把握见验。青城派分三大支系,道家武术讲轻灵飘逸,舒展大方,佛家讲小手连环,轻步行走,侠家讲擅长在高低不平的地方作战, -
霍氏八极拳嫡传高手—霍文学
霍氏八极拳嫡传高手—霍文学霍文学(霍庆云之次子),霍文学先生1938年出生于长春市,其家学渊源,对其影响至深,自幼呐于言勤于行,且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从小学到大学积累了丰富的 -
鸣鹤拳大师-阮东
鸣鹤拳大师-阮东阮东大师(1933年8月9日-2010年7月8日)男,福建省福州市鼓山镇前屿村人,是福建省福州鸣鹤拳主要传人和代表性人物,鸣鹤拳的大师级人物。阮东大师曾任福建省福州武术协会鸣鹤拳研究会副会长及顾问,福州东方国术馆馆长,福州市晋安区武术协会会长,福建海峡自然门研究院顾问,福建省福州市鸣鹤拳委员会会长,福建少林武术馆副馆长兼教练,福建省武术协会常务委员,福州市武术协会常务委员兼教练等职,中华武术七段,入选中国武术精英大典。阮东自幼喜爱武术,8岁随乃父阮传水(如师亲传弟子)习练鸣鹤拳,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