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民俗文化 >
竹瓦寺[藏传宁玛派]
2021-10-23民俗文化 5118人已围观
简介竹瓦寺[藏传宁玛派]竹瓦寺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寺庙距离县城165公里,地处康巴地区历史重镇,具有中国弦子之乡称谓的高原江南——巴塘县辖区内的亚日贡乡曲归西村。竹瓦寺是藏
竹瓦寺[藏传宁玛派]
竹瓦寺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寺庙距离县城165公里,地处康巴地区历史重镇,具有中国弦子之乡称谓的高原江南巴塘县辖区内的亚日贡乡曲归西村。
竹瓦寺是藏传宁玛派寺庙,其法脉隶属宁玛派北藏传承,宗派-三论宗(又名法性宗)是康南地区北藏的总法台。寺院远离乡村,坐落于清净的山谷之中,三面神山环绕护佑。竹瓦寺的建筑由主殿、副殿、护法殿、闭关中心、僧舍等组成。主殿前方开阔平坦的广场上矗立着八座佛宝塔,雪山融化的洁净雪水流经寺院、佛塔,此圣洁之地曾得到过莲花生大士亲自的加持,是一处难得的圆满修行之地。
藏文竹瓦一词的汉文译义是成就的意思,故竹瓦寺又称为金刚成就寺,始建于1313年。拥有甲纳巴及甲瓦两大活佛转世系统,其中甲纳巴已转世十四世,全称为甲纳巴十四世江南活佛,甲瓦已转世至十一世,全称为甲瓦十一世江克活佛。甲纳巴十四世江南活佛为现任竹瓦寺寺主,宁玛康南北藏总教主。
自建寺后,一直秉承着口耳相传的密宗修持传统。在江南第五世活佛的时候,创建了康南地区唯一的佛学院,一直对康巴地区的僧人提供显教教学、传授密法灌顶、传承、以及瑜伽士的闭关指导。但在解放初期已至文革期间寺庙完全遭毁,现今的寺庙是在八十年代初恢复宗教信仰自由后,当地信众在活佛的带领下,历经数年的艰辛在废墟中重新建设了土木结构的主殿及僧舍,确保了寺庙的基本宗教活动。并于2010年恢复了佛学院的正常教学,虽然因历史的原因佛学院曾经中断过,但清净的法脉从未间断,由一代代的成就者传承着。 竹瓦寺拥有十三座派系寺庙、八个康村以及五十多个位于深山岩洞及深林中的闭关房。曾有诸多瑜伽士在此修行,证悟大圆满的密宗成就者辈出。
竹瓦寺法脉传承
竹瓦寺属北藏传承寺庙。显部以修学三藏为主,密部延续着远者经典传承以及以师徒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着北藏密法及甚深净境传承的清净法脉。
莲花生大士曾预言道:国王、大洪水以及魔王魔众等,会毁坏佛教正法,所以必须埋下伏藏,以保存佛法经藏、法宝、密续。为了使佛法清静法脉延续不断,莲花生大士,佛母移喜措嘉与弟子们,足迹遍及了西藏各地,把许多经典、修法仪轨、法器等收藏在雪山、岩洞、神石、虚空、香巴拉净土、龙宫甚至后人的心灵中,待机缘成熟时由被授记的掘藏师发掘出来,这就是宁玛派伏藏宝典的来源。
北藏修部以修持北传伏藏为主,兼修白玛列哲哉、甲相崇、强达扎西度杰等掘藏师的伏藏。主要法本有《直指普贤心意》、《心意如虚空法》、《本净自生自显》、《忿怒黑噜嘎自生自显》、《寿命成就三身明集》、《事业上师法要》、《母续心要三义》等,另有许多诛法法本以及医药法本的伏藏,约有几百余种。第五世达赖喇嘛接受了北藏的全部教法,在其密传中,他自己提到:北藏是最值得信赖的伏藏教法。同时,他也说:曾经于净相中亲自从扎西多吉(三世仁增千波法王的父亲,北藏的传承者。)那里领受到其他的不共伏藏教授。北藏传承之远者经典传承自成一派,伏藏部中主修北藏法脉,北藏是由历代仁增千波法王、白玛列哲哉、甲相崇、扎西多吉所掘出的伏藏为法本;甚深净境传承部中以专修五世达赖喇嘛及五世仁增千波法王等的净相密法。法脉经由法王历代的转世以及无数亲传弟子、再传弟子弘传着。
Tags:
上一篇:霍氏八极拳渊源与传承
下一篇:霍氏八极拳精要概论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菊花[草本植物中药名]
菊花[草本植物中药名] 菊 花(附:虾菊、虾菊花)药用:华夏宝典之植物菊科头状花序为民间常用药食同源之中药名,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酌及其变种的头状花序。 处方用名:黄菊花 杭菊花 白菊花 甘菊花 滁菊花。 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入肺、肝经。 功 效:疏散风热,明目,清热解毒,平肝阳。 临床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
女性排卵期生理变化
女性排卵期生理变化 排卵是成熟的卵子从卵泡排出的过程,女性出生后,两侧卵巢约有30—60万个卵泡,但在人的一生中,只有约400个卵泡能发育成熟,其余退化了。大多数人成熟的卵泡应该是在18-20mm,成熟的卵泡一般达到20mm都会开始排卵。但是也因人而异,因为临床上部分人卵泡可能达到22-23mm才破裂,部分卵泡可能14mm时就破裂。14mm卵泡破裂后也可能有成熟的卵子,而且也能受孕。 -
八卦掌【传统武术】
八卦掌[bāguàzhǎg]八卦掌是中国流传很广的汉族拳术,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是中国传统武术当中的著名拳种 -
淡竹叶[草本植物中药名]
淡竹叶[草本植物中药名] 药用:华夏宝典一中医学一中药学一清热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带茎的叶。 【处方用名】 淡竹叶。 【性味与归经】 甘,寒。入心、小肠经。 【功效】 清热除烦,利尿。 主治: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十主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肺热咳嗽,胃热呕哕,小便赤涩淋浊。俞景耀/提供文章。
点击排行

本栏推荐
